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社會科學研究法(六)10.21

Proposition and Hypotheses

命題與假設的注意事項:
1. 概念的定義必須清楚,範圍不要太大、不要太模糊。
2. 命題所包含的概念數量最好不要超過三個。
3. 命題要注意其邏輯順序。
4. 命題和假設間必須去確認它的對應關係。
5. 假設必須是可以驗證、測量。假設不要用太武斷的字眼。(likely、probably等字眼會較好)

我寫下的作業:
命題:People’s behavior is directed toward tradition.
假設:It is likely that people’s behavior is directed toward tradition.
根據注意事項來對照,就可以知道這裡面的概念定義並不清楚、範圍過大;people’s behavior是什麼?information behavior也是people’s behavior;運動也是人類的行為。所以必須定義的更明確。同樣的tradition的概念也是如此,怎樣叫作傳統,根據農民曆來做事就是依照傳統嗎?還是有什麼樣傳統的定義?

我嘗試修改過後:
命題:Shaman can help aborigines regain health.
假設:It is likely that Shaman can help aborigines regain health.
把shaman巫醫當作是傳統的信仰,影響了原住民在生病時會發生去找巫醫致病的行為。

Form of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怎麼去將理論呈現出來:重點就是要解釋它。

Casual因果的解釋:
解釋造成此現象的原因。
Structural 結構性的解釋:
觀察事情發生的過程,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小理論。
Interpretative詮釋性解釋:用社會現實、實際的經驗來發現其意義。

心得

老師告訴我們,沒有理論是可以永久留存;時時會因為研究者不斷的驗證而產生出新的結果。不過,這些舊有的理論,將會有價值的為未來的研究鋪路,在他們的基礎之上,創造出新的理論。
這已經是第三次Foster老師上課了,我想大部分的同學已經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環境,雖然語言還是有些不順利的隔閡,不過透過美美老師的彙整與適時的提點,總是能讓整堂課很豐富、順利的進行。
其實很佩服那些可以勇敢用英文順口發言的同學,他們不只了解他們想表達什麼,而且能順利的將這些想法用不熟悉的語言說出來,我想很多人在底下都用期望的眼神,想像以後自己也要如此,那我們就必須更努力、更勇敢。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社會科學研究法(五)10.15

兩人小組合作

課的一開頭就是利用兩人的小組討論來完成上禮拜的作業。上禮拜的作業是將葉老師的文章,根據一些文獻評估的標準來判別這是否為一篇好的文獻;可以分為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Literature、Method、Results、Conclusion這幾個section。大致上我給的評分與另外一個同學還算相近,也藉由彼此的討論,我們找到對於這幾個section評分的一個共識。不過,在method那邊我們的差異是比較大的,結構上我認為還算完整,但同學卻指出了內容方面的疑問,經過討論以後我認同了它的看法。之後老師也提及這個section最主要他沒談論到使用的工具,是比較缺漏的地方。而關於內容我們所在意他實行訪察的時間太少,這應該在敘述研究背景的時候提及,在這個section的結構上沒有太大的影響。

上課的第二項練習就是判別好壞文獻探討。好的文獻探討必須是能將各個文獻的發現整合在一起,並呈現明確的組織結構,將文獻中重要的想法都提出。不可是條列式的將各種結果擺出,毫無組織。

課程認知面

What is social theory?
1. 社會理論是一組系統的相關抽象概念或思想,而其濃縮並組織關於社會世界的知識,並且是可以用來解釋社會是怎麼運作的。
2. Social theory is not social thought
社會理論是研究者所使用的理論而不是理論家所使用的理論。
3. Social theory is not ideology
社會理論不是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不可以驗證的、提供絕對必然性的解釋、有特定的立場、不接受反面的證據。而社會理論不同。

Parts of theory (1)
1. Assumptions
假定是一種在建構理論前所相信但不能被驗證的初始觀點或信仰。經常是隱藏的、未明確說明的,深藏在研究者自己所理解的想法裡。(不用去驗證,因為事實就是這樣)
2. Concepts
概念是建構理論的基石。
概念包含兩個部分:符號與定義。
概念可以是具體的、從個人每天的經驗就可以理解的(身高的高度);也可以是抽象的(事情的高峰)。這些都要靠我們去定義這個概念,就會有不同的意義。
3. Relationship
概念與概念之間可能會產生關係,我們可以去找到這些關係,進而發展假設。

Proposition and Hypotheses
命題是將兩個概念間的關係轉變成為帶有理論性的狀態。假設是將命題轉變成為可驗證的,以證明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是真正存在。

心得
雖然還是一連串的英文轟炸,不過比上節課冷靜許多,也較能習慣這樣上課的節奏,加上這次透過互動的小組討論,啟發不同的想法,確實讓這堂課更加的豐富,也學習到別人看到的觀點。但是,即使如此還是有點吃力,尤其上緊發條連續聽了好幾個小時,後面就可能會開始有點精神不濟。用英語發言、用英語思考還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往往還是要不斷的在腦袋裡中英進行轉換,也因為這樣會遺漏了些正在進行的講授,看來我還是得再努力些。

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圖書資訊研究(四)10.13資訊政策

資訊政策,簡單的解讀就是跟資訊有關的政策;跟所有法律一樣,它包含了能不能使用、有沒有權力使用、哪些限制範圍、哪些保障,只是這些都圍繞著資訊這個主題走。

一條法律、一個政策的制定,它最大的目的是在於讓所有人能夠安全、公平的獲得一樣的待遇,在資訊政策的領域中,就是要讓大家能夠公平的汲取、利用資訊。
資訊政策從很早以前就存在,隨著時代的轉變,它仍然存在,不過會順著時代、社會的變化有所不同。同時,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因為彼此的生活背景、語言文化的不同,也會造成資訊政策的相異。就是因為有這些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制定資訊政策的時候,必須考量各種的背景、情境,才能制定出適合的政策。

關於資訊政策而討論的議題有很多,像是資訊取用的問題、隱私的問題、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和禁書的問題,都是時常耳聞的討論問題。在大四的時候,就已經有在課堂上接觸這類的問題討論,老師也藉由一些的案例來讓我們省思這些制定出來的政策是否合宜,而執行者的作為又是否恰當。其中又以禁書與資訊取用的矛盾問題,最令人頭疼。

圖書館是管理、流通、儲存資訊的一個大機構,想當然爾必有制定出相關的資訊政策,那哪些資訊該保存讓人們使用,就是在制定資訊政策時必須考慮的一個難題。教人自殺的書該不該保存?限制級的書該不該保存?人們有知的權利,有資訊取用的權利,假設這些書被列為館藏,該不該讓人們借閱使用?圖書館在社會上有教育的功能存在,也有保護人們不受資訊誤導的功能存在,所以基於這些理由,會制定相關的政策來決定哪些資訊該保存來讓人民利用。但這些檢查、限制會不會是過度把人們視為不懂得判辨正確的動作?反而讓人使用資訊的權利不見了?過去可能會因為種族、宗教的意識把某些的資訊給禁止,某些不合現在社會主流的資訊,相對的成為弱勢而不允許出現,這是否會跟圖書館的立場應該中立、應該讓人們都能找到他所需的資訊相矛盾?

這種矛盾的問題,其實在制定資訊政策的時候一定會被探討,因為能獲得資訊會是代表某些權力的象徵,那為什麼某些人會被限制、不能觀看一些的資訊,就會提出反對的聲音。所以在制定時就必須衡量這些政策是否真能達到資訊自由取用與保護資訊使用者的平衡。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社會科學研究法(六) 10.21

Proposition and Hypotheses
命題與假設的注意事項:

1. 概念的定義必須清楚,範圍不要太大、不要太模糊。
2. 命題所包含的概念數量最好不要超過三個。
3. 命題要注意其邏輯順序。
4. 命題和假設間必須去確認它的對應關係。
5. 假設必須是可以驗證、測量。假設不要用太武斷的字眼。(likely、probably等字眼會較好)

我寫下的作業:

命題:People’s behavior is directed toward tradition.
假設:It is likely that people’s behavior is directed toward tradition.根據注意事項來對照,就可以知道這裡面的概念定義並不清楚、範圍過大;people’s behavior是什麼?information behavior也是people’s behavior;運動也是人類的行為。所以必須定義的更明確。同樣的tradition的概念也是如此,怎樣叫作傳統,根據農民曆來做事就是依照傳統嗎?還是有什麼樣傳統的定義?

我嘗試修改過後:
命題:Shaman can help aborigines regain health.
假設:It is likely that Shaman can help aborigines regain health.把shaman巫醫當作是傳統的信仰,影響了原住民在生病時會發生去找巫醫致病的行為。

Form of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怎麼去將理論呈現出來:重點就是要解釋它。
Casual因果的解釋:
解釋造成此現象的原因。
Structural 結構性的解釋:
觀察事情發生的過程,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小理論。
Interpretative詮釋性解釋:用社會現實、實際的經驗來發現其意義。

心得
  老師告訴我們,沒有理論是可以永久留存;時時會因為研究者不斷的驗證而產生出新的結果。不過,這些舊有的理論,將會有價值的為未來的研究鋪路,在他們的基礎之上,創造出新的理論。
  這已經是第三次Foster老師上課了,我想大部分的同學已經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環境,雖然語言還是有些不順利的隔閡,不過透過美美老師的彙整與適時的提點,總是能讓整堂課很豐富、順利的進行。
  其實很佩服那些可以勇敢用英文順口發言的同學,他們不只了解他們想表達什麼,而且能順利的將這些想法用不熟悉的語言說出來,我想很多人在底下都用期望的眼神,想像以後自己也要如此,那我們就必須更努力、更勇敢。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社會科學研究法(四)10.8英文....

課程內容學習到的認知面

Why do we need to conduct a literature review?
1. 一個簡單的基本假設:知識是累積的;今日所獲得的新知式建立在昨日他人建立的知識。所以我們必須去學習、了解他人所寫出的文獻,增進自己腦袋裡的東西,在這些的支持下,進而去進行自己的研究,創發新的東西。
2.科學研究是透過眾人的努力,分享出各自的研究結果,共同來創發新的知識。
3.我們可以學習別人已經完成的結果,然後發展出自己的新成就。

What is literature review?
文獻檢閱(探討)可以分為六種類型:
1.self-study review:
雖然這種類型的定義看的模模糊糊,但我想應該是指藉由文獻的檢閱,我們可以確認自己的研究方向正不正確?也因為透過文獻檢閱了解到還有許多同伴在這一個領域一起探詢知識,所以會對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信心;而也讓讀者能夠了解很多人在這個領域再努力,而不是研究者在胡作亂為。
2.context review:
這是可以告訴讀者自己所做的研究在大的知識領域間的連結關係,可以顯示出這個研究的重要性是什麼。有點像是告訴別人我的研究是在什麼的知識背景下。
3.integrative review:
這是在整合自己在研究的這個知識領域現在的一個狀況;不是著重在連結自己的研究與領域的關係,而是整體的來看;可能是現在這個知識的發展情況、有哪些技術、有哪些理論等,將許多人的研究湊合在一起,整合出一個概況。
4.Methodological review:著重在討論過去研究方法的不同會對結果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5.Theoretical review:
我覺得是同一個領域之下有著不同的理論,將這些理論做比較,並用這些理論來支持自己的研究,同時也可能因為這些理論而產生出新的想法。
6.Historical review:
了解過去一些概念是如何發展的,並且了解這些概念如何演進到現在,可以讓研究者比較容易的進入這個知識領域。

老師交代的行動面

學術資源列表: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WWW版
教育論文線上資料庫(EdD Online)
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圖書與資訊學刊

回溯文獻檢索
最近的一次是在幫同學找尋文獻資料,題目是有關政府與民間組織的合作關係。
第一步 是確認同學的問題、他的需求,可能需要找到有談及個案的文獻。
第二步 下相關的關鍵字先找尋有談及此內容的文章。
第三步 藉由上一步所找到的文章內容重新調整關鍵字,藉由文章的參考文獻去尋找。
第四步 找到文章跟同學確認是不是他想要的。
過程中,須要盡可能的與同學不斷確認他的問題,縮小查找的範圍,以能真實的確認什麼東西才是同學想要的。

心得
英文上課真是一大難關,整堂課都覺得有點焦慮了,或許是不習慣吧?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思考方式,或許中間就是還有許多必須去適應、學習的地方,還是必須努力,仔細聆聽、加強能力。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圖書資訊學研究(三)10.8

這是穆教授的第二次演講,內容是知識管理的案例分享。在講主要案例”GE”之前,穆教授也提到幾個有在做知識管理的企業例子。綜合來說,這些企業所碰到的問題大概可以歸類成三方面:

1.企業的資料太多(或許是交易資料、文件檔案…等),需要組織、整理。
2.知識都存在有經驗者的腦袋裡,如何將這些知識擷取出來?如何透過管道將這些知識流通?
3.承繼上一個問題,也因此企業裡需要一個可以共享知識、交流的平台;或許有些公司會透過 e-mail流傳,以個人自發性的將所獲得的資訊共享,但這樣並無法有效管理、儲存,也無法預計每個人都會如此的將自己的資訊流通共享。

當然,GE也是碰到一樣的問題。但在穆教授跟我們分享時,卻讓我們發現到現實的業界中,對於資料、資訊的管理跟我們想像的有一大段的差距;他們或許還存在的是第一階段的問題:基礎的資料蒐集、組織、管理和取用,當然也就還沒進行到理想中知識管理的階段了。所以現實業界與我們的理論想法究竟存不存在一段鴻溝?就像明明科技已經很進步,系統的效能也改善了很多,但有些傳統的大公司、醫院,他們的管理系統卻仍沒有改變,這是現實難以促成理想嗎?或許是過於龐大的企業傳統阻礙了發展吧;也或許是在我們提倡知識管理、資訊組織很重要之時,有沒有考慮現實的使用者、公司企業了解了多少?

最後,在同學提問時,問到有關圖資人的價值。雖然我們總是說現在的這個時代很需要資訊組織、管理的能力;圖資人有他的不可取代性;圖資人的能力是綜合的;圖資人在學習東西的時候很快,但是以上這些的價值,我們卻很難利用一字片語來清楚直接的表達,也很難在履歷表上填下明顯的專長能力,我覺得這也是很多圖資學生很疑惑的地方,因為我們不知道要如何向人表達、解釋我們很重要。或許我們很需要行銷自己的能力吧,才能想辦法在企業面試的時候給包裝出去。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圖書資訊學研究(二)10.1穆教授演講

  「希望他可以改變一下心意,待會兒用中文講。」這是我在聽這場演講前心裡默默的願望。
  開頭穆教授的自我介紹,也的確達成了我的心願,但也只有那麼一下,當講入正題時,一連串的英語轟進了我的腦裡,我只好認分的專注、專注、專注聆聽。
  這次的演講題目是:書目隱性語義索引:使用者無錯。是穆教授在做的一個研究題目,希望藉由「書目隱性語義索引(BLSI)」來幫助使用者找到想要的資訊。
  穆教授在自我介紹時提及,他小時後對於圖書館的印象就是高台上圖書館員的神祕背景,他必須仰角望著圖書館員,館員在神祕的運作之下,把他想要的書找到。圖書館代表著知識的殿堂,它的權威性高高在上,在以前的時代,圖書館似乎就是與讀者的距離遙遠。當然,在現今科技的進步下與圖書館營運方式的改觀,讀者已經能夠略為去窺探這個以往神秘的境地。
  即使如此,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還是存在。穆教授提出了一個問題:圖書館建立的OPAC究竟是為了誰設計?雖然理念是為了讀者查詢館藏資料、獲得圖書館的服務,但現今的圖書館OPAC究竟有多少個讀者可以完全理解要怎麼使用?它其實還是從圖書館的角度出發,設計界面與內容。
  穆教授在ppt所show出的統計,大部分的使用者不會用進階搜尋來搜尋資料,亦不懂什麼是布林邏輯;通常都是在search bar 打下query (詞或句子)來搜尋資料。顯然這樣增進搜尋的方式不被使用者領情。
  究竟是使用者太笨?還是設計者的想法太獨特?基本上,我們不能把他歸類於前者,畢竟使用者是真正在使用的群體,設計者必須設計出符合大眾的需求、使用行為搜尋功能,使用者才會被吸引來使用。
  人的需求與使用行為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一些簡單的問句、詞其實並不能解釋出人腦袋裡所在想的問題。那究竟該怎麼從搜尋系統這邊,增進使用者搜尋資料的精確度?
  Latent semantics indexing(LSI)嘗試找出資料間彼此的隱性關係,也就是連結性。相對於圖書館將書本試為獨立的個體,其實各個資料中我們可以找出他們擁有的特性、關鍵字,進而將彼此依主題分類和連結。LSI就是將這些隱性的關係找出來,並將使用者的問題做比對,增進使用者在搜尋時的精確度。當然,最重要的是找出資料的特性。計算關鍵字出現的次數,分配其權重,以了解哪些特性是最重要的、最能代表此份資料的,之後再去做資料彼此的連結。
  不過,使用者的行為與想法始終是多樣的,還沒有一個完美的方式能夠完全理解使用者在搜尋時的想法,所以還是會有遺漏的資料沒被找到,也會有多餘的資料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改善搜尋的系統,同時也要增加使用者的資訊教育,兩頭並進,才能盡可能的滿足使用者的資訊需求。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社會科學研究法(三)10.1

課程學習到的認知面

知識是怎麼得來的?
根據上週所學習到的:
科學知識來自於科學研究;由一種嚴格的、有系統的方法,進行研究後,得到知識。這個方法,在這週加入了兩個新的名詞:演繹法和歸納法。
歸納法:
我們觀察周遭的事物、現象後,歸納出來的道理、原則。
演繹法:
將已知的結果、理論,藉由搜尋一些的資料(樣本),統計之後去做驗證。

科學概念→研究問題是一條很長的路
上週的心得就有談到,要發展出研究的問題,我覺得是做研究裡最困難的一步。尤其要從概念、主題到找出確切的問題,更是艱難的一段路程。我們必須不斷的聚焦,確認問題的核心,才能知道我們要問的是什麼,後續的步驟才能繼續下去。

偽科學究竟是什麼?
老師在課程中回答了同學上週提出的問題,再重新解釋了偽科學的意義;
其中有一個概念來解釋偽科學,就是它是”非主流”科學的泛稱,不管他是旁門左道抑或是未來科學,在現今不被一般大眾所接受。
這些的”非主流”科學大都是太看重美的部分,而忽略了差的部分,所以會造成社會上對他們的偏見;再者,他們通常都缺乏其他學者公開的再驗證,大都是個人主觀意識所發展研究的結果,所以會造成社會大眾的不確定與懷疑。

測量標準的訂定
我們利用質化或量化的工具來幫助我們觀察現實的情況。當我們在利用工具進行測量前,必須先訂定測量的標準,才能確定測量出來的結果是有用的。

效度
效度的意思是指真實性與正確性。
內部效度的問題:
是因為測量工具設計的問題,無法反映測量物件的特質。比如說拿體重計去量身高,就是一個明顯的拿錯的工具去測量物件。也就是測量時,必須用對的工具去測量對的事物。
外部效度的問題:
發生在取樣時的錯誤。當我們需要從母體取樣本數出來分析觀察時,必須確定這個樣本能充分代表母體,否則可能會發生過度概化的狀況。

信度
信度是指可靠性或一致性。

分類質化研究常會以分類來進行事物的分析。但分類通常會帶有主觀性,每個人會因為自己的知識背景不同,來進行事物的分類。這時候我們必須去選一個能被大多數人接受的分類方式。

合作學習的行動面

課程的下半部分,我們進行了小組的討論,用分工合作學習的方式,將課本的內容一一的介紹給同學們認識。在短短的時間內,彼此腦力激盪,將內容咀嚼吸收,並轉化成大家能懂的話語來講解,是一件非常刺激的行動學習。

思考過後的感受面

一段三個多小時的課程,看起來像是”超英趕美式”的學習,內容豐富多樣,而且不同於一般的講述教學,有思考、有回應,收穫良多。但也或許是時間太少、東西太多,所以一時間也是有些混頓不解,需要再多研讀一下本內容,重新整理一下所學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