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社會科學研究法(十四) 12.17 論文寫作

  今天是由幾位同學來分享他們大學時期做論文的心得感想。在我們對於期末不知如何下手的時候,這幾位同學的奉獻就是我們的參考與借鏡。
  課堂的一開始,老師還是將論文的寫作方式以及必須注意的事項,利用講義、ppt做了個介紹;從怎麼找問題、論文的結構、標點符號、文體與形式、寫作的倫理等,一一的為我們講解。

怎麼找問題:
學術性論文、研究報告裡,研究者會指出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或方向。
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搜尋期刊閱讀,發現問題。另外,我覺得就是時時保持好奇心,觀察生活上所遭遇的事情,以及和老師、同學們討論、詢問,來激發一些想法、問題。

標點符號:
原來寫論文,標點符號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因為學術論文的文章相對一般我們自己撰寫的文章嚴謹的多,有些語氣化的標點符號就盡量避免使用。

文體與形式:
切忌頌揚、勸戒與爭論。
以系統語言陳述,使用的字詞一定要讓讀者明瞭。
充分使用圖解協助讀者閱讀、謹慎有條理的使用標題。

寫作的倫理:
切勿抄襲、擅用他人的概念或文章據為己有。
不可蓄意省略不利於自己研究的資訊。不可捏造不恰當的事情。

  在同學的分享過程中有提到,研究、寫作的過程是困難的、是掙扎的,從想題目開始,就必須經過許多的挑戰,什麼是自己想知道的?並且是沒有人做過的?當然多看、多聽、多想,是同學們提及的做法。另外,在寫作的過程中,若遇到無法下筆,找不到解答的時候,同學也建議可以休息一會兒,找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充分休息後或許可以激發出新的想法。
  我們所下出來的文章,必須想好其邏輯性,是否能清楚表達心中所想的意涵,也就是自己要先能看懂,別人才能了解其中的意思。另外,也可以請同伴先閱讀,協助自己找出不通順的地方,再作探討、修改。  
  做研究一定是必須費盡心思,花時間、花腦力去進行,在經過一連串的掙扎後,所找出的解答一定會是令人滿意的結果。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圖書資學研究(十一)12.15兩岸座談

本週邀請了大陸四所學校的系主任來對談,不僅分享他們學校的情況,亦對圖資界的未來發展分享些想法。以下是在整個座談的過程裡有感而發的一些感觸。

定位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圖資究竟在學校裡該放進哪一個學院?在台灣,大部分的學校是將圖資放入文學院裡頭(是因為跟書有關嗎?),師大是將圖資放入教育學院裡,而在大陸的情況,有的是把它放入商學院裡。這樣各有歸屬的情形,似乎也證明了圖資在哪個領域裡都能生存,圖資能支援許多領域的知識。當然這樣子想是好事,表示圖資人有多功能用途。但另外一個方面想,我們的定位在學校裡似乎不太明顯,找不到一個統一的位置來把圖資安插進去。不過,我們也可以這樣子想,我們既不屬於那裡,也不屬於這裡,那麼或許就是我們應該獨立出來屬於自己。雖然我們圖資擁有許多的特性是可以跟很多領域一起並行的,但同時我們也擁有自己的專業,我們會是一個在頂端的核心,下面再延伸很多分支去其他領域幫忙、協助,或許我們可以像小蝶老師講的,自許是一個”圖書資訊學院”。

圍城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這句話所描述的是一種心態:渴望想要得到某種東西,但得到後又覺得失望,其實是一種人慾望無窮的表現。這樣字面上的意思,正好用於描述了我們圖書館的情況,本科系的學生想要往其他產業上發展,但外界想要考高考進圖書館的人相對的較多。當然,會不會是代表的這樣的心態,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我這裡想到的是,身處在圍城裡面的我們,所謂的向外發展,並不是說我們捨棄原有的知識背景,而是去拓展原有的領域;不是固守原有的工作場域,而是利用我們的所學去發展、擴大,在別的場域中把圖書資訊的能量擴大。雖然是慾望無窮的表現,但其實是在不滿足自己的成就中,一步一步的往更高的地方前去。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社會科學研究法(十三)12.10 Kuhlthau座談會

ISP的創造者Kuhlthau教授,在老師的邀請下,來到學校與我們共度一個多小時的時刻。從教授的言談之中,我們獲得一些做研究的啟發:
想研究的方向、題目總是困難的,它不會憑空的出現,不是從天降下來的禮物,而是要經過閱讀和觀察才能發掘。Kuhlthau教授當初在進行ISP研究的起始點,其實也就是從她日常的工作中發現到的現象,當然也是她的好奇心促成了這研究的產生。做研究目的就是要解決我們碰到的問題,而我們碰到的問題就是藏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上的困難、旁人發生的問題…等)。當然,不只是觀察和閱讀,與他人的分享和溝通也是促發研究問題產生的機會。
另外,在同學的提問中,讓我想到:同一個主題之中(比如說資訊行為)它會有很多的理論、模式是前人所研究出來的,但是每一種理論、模式,都有它產生的背景與適用的情況,相等的,我們在引用的時候也要考慮是不是適合,而不是只要同一個主題下的理論就代表是可行的,來做為自己研究的立基。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圖書資訊學研究(九)12.8

每次都會從不同的老師得到不同的知識,就是這堂課最大的收穫。即使這些知識有的很複雜,不過,都是在圖資領域中我們應該多多涉及、了解的知識。

了解兩個主要的名詞:
Semantic web:
語意網路。簡單來說就是希望能讓電腦能懂得網頁的語意,自行去處理資料。相對於現在的網路環境,只是一個讓人把資料放上去的載體,語意網路的構想是希望在讓電腦能看懂人給予它的資訊,自行的進行分析、分類、擷取資訊,使得人們可以快速且較正確的取得資訊。

RDF:
資源描述架構。用來描述網頁資源內容的標準結構,簡單來說就是網頁metadata。透過這樣子的建立、描述網頁的內容,電腦才可以連結到正確的資源。

要普及現在還很困難
要建構語意網路,必須讓全世界的網頁遵守這樣的標準結構,利用這些標準來敘述自己的資源內容、屬性、特徵,以及一些與其他物件、網頁的關係。在人們現今已習慣網路結構下,一時片刻說要改變,還真是一件耗費人力、時間的工程,依據人類懶惰的態度,這種需要大整體的改變很難說改就改。除非像老師所說的直接從上層、使用的軟體上規定,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人們才會被迫使用這樣的結構去設計網頁。否則,期望終就是期望,理想是敵不過懶散的民意。

Semantic search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網誌,簡述近年來搜尋引擎的客製化做法,來讓search出來的結果能更貼近使用者想要的。透過使用者search的字串、記錄,來搜集使用者的資訊,以便了解使用者利用keywords的語意,在往後能查找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資訊;或者是透過使用者自行定義、分類網頁內容(比如說tagging的動作),可以讓搜尋引擎了解使用者所想的語意。之後,彙整出每個人的客製化內容後,搜尋引擎就能產生出普遍的想法,在搜尋結果的排名上做調整。這樣的概念,就跟語意網路的想法差不多,由每個獨特的個體開始定義自己的內容,然後讓電腦來彙整處理,最後能彼此交流利用,使得資訊的查找能更迅速、正確。(不知道這樣敘述對不對….)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社會科學研究法(十二)12.3非反應式研究

認知面

何謂非反應式研究?

研究者不跟被研究者互動,以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事件、行為來搜集資料。感覺上就是以旁觀者的態度看待被研究者的一切。



內容分析
一種搜集資料與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
針對文章或媒體的特殊屬性做系統化和客觀化的分析。
內容分析是非反應式的,研究者不會對被研究者造成任何影響。

內容分析無法揭露文本創作人的意圖,或是對接收者的影響。



內容分析的編碼
內容分析的結構是以編碼系統在運作,一組指示或規則,指導如何在文本中觀察並記錄內容。
顯性編碼
針對文本中可見的、表面的內容加以編碼。(ex計算句子次數)
信度較高(明確的字詞可以觀察),效度較低(字詞會有不同的意義)。
隱性編碼
語意學分析,尋找文本中隱藏的、暗示的涵意。
依賴編碼者對語言及社會意義的知識。

信度較低,效度較高。(與顯性相比)



何謂次級資料?
既存的、曾被搜集過的資料(間接資料),如政府統計,團體組織的資料檔案或記錄。
初級資料則是研究者直接搜集得來的資料(第一手資料)。
次級資料分析,是對既存的資料再做進一步的分析。

次級資料的優點
節省成本和時間。
可以針對不同團體、國家、時間進行比較。
可以探究原先研究者沒有想到的問題。

次級資料的缺點
研究者的需求次級資料可能沒有。
研究者的需求跟次級資料有差異。(ex分析單位不同、類別不同)

感想



課堂的一開始,老師讓我們放下手邊的課本,來回顧一下目前研究法所學到記憶深刻的課程。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記憶深刻的一部份,但也因為資訊太多,一時片刻回想不出全部的面貌。大部分的人都對於小組的作業有深刻的印象,因為動手做、親身經歷,所以不管是認知方面或是解決遭遇的困難都會讓自己有多方面的成長。這也可以驗證,所有學習的知識還是要經過動手去經歷後,會比較容易吸收。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社會科學研究法(十)11.19調查研究

認知面

問卷調查研究
‧研究者用來搜集資料的一種方法,為統計或調查設計的問題單,用以測量個人的行為、態度。
‧可以併同其他的方法使用(如實驗法:在實際場域中進行)。
‧遵循演繹的法則:以理論或應用研究問題為開頭,發展研究假設(閱讀/觀察→命題→假設),設計工具(問卷、問題)來搜集資料,分析資料結果驗證假設是否成立。

適切性
‧研究問題是關於信仰或行為的。
‧受訪者的答案可以轉換測量以用來研究分析。‧可收集到的資訊會是:事實性的、態度性的、使用性的資料。

優缺點



為了減少其缺點所帶來的影響,因此使用問卷調查研究,必須加強:
‧站得住腳的理論。
‧將操作定義設計的極為清楚,使填答者能了解。

問卷的類型
‧結構型問卷:
封閉式:選項固定,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開放式:雖然仍是研究者決定問題的走向、回答的方向,但填答者較多空間發揮自己的想法。
‧無結構型問卷:(質化)
用於深度訪談,只利用訪談的大綱來進行訪問,以受訪者為主,因勢利導。

問卷題型的排序
問卷的題型可以分為事實問題、態度問題、情感問題。
題型的順序可以從事實→態度→情感(考慮容易性:具體→抽象)。

問題與感想

問卷的問題類型有分為開放式問題與封閉式問題,過去做過許多的問卷,常常會有一種感覺就是看到開放式的問題時會很不想回答,因為會嫌麻煩、因為要多思考、要寫多一點字,那麼研究者究竟要如何誘使受試者填答呢?
另外,有時候受試者會因為麻煩的心態,不想認真填寫問卷,隨便的進行填答,這樣子必定會影響調查的資料,要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

問卷的設計,以前我們總把它想的很簡單,而且在研究上似乎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在設計上其實必須考慮的面向有很多,除了一開始的理論假設要完整外,使用者是否能清楚的理解問題的意思,也是考驗的難題;另外,還要考慮受試者填答的心理與行為,具體而抽象、容易而困難的順序比較能讓受試者接受。

社會科學研究法(九)11.12實驗法

認知面

實驗研究
使用實驗法的研究者在實驗中會做的三件事:建立假設、規劃設計情況、比較調整與沒有調整的結果。
實驗研究法適合的研究問題:大部分是屬於要驗證因果關係的研究。設計出一個情境,利用變項、處遇來驗證概念間的因果關係。

實驗的組成分為七個構成要素:
1. 處遇or自變項:指的是一種刺激或操縱,利用這項處遇來調整、觀察受試者的改變。
2. 依變項:因為處遇的刺激,導自受試者的具體環境、行為、態度、感覺、信念的改變。
3. 前測:是指實驗中引進處遇之前先利用測量工具測量受試者的依變項。
4. 後測:是指實驗中引進處遇之後利用測量工具測量受試者的依變項。
5. 實驗組
6. 控制組
7. 隨機分派

內在效度:
除了處遇之外影響到依變項的變項是內在效度的威脅。
所以必須利用實驗中的控制來排除處遇之外的影響。

外在效度:
把實驗發項推論到實驗外事件與環境的能力。
實驗研究通常會在控制過的實驗場域內進行,以排除其它的影響,但有時會無法較準確的推論到實際環境中(所以我們會常聽到這是一個假設的理想狀況…)。相對的,如果在實地的場域進行實驗,會有較高的外在效度,但同時也會導致內在效度降低,有過多的外在因素影響,不能確定依變項是否真是受到處遇影響。

感想

比較是所有研究的關鍵。不管是哪一種研究方法,似乎都會涉及到兩組或多組間的比較,以實驗研究來說,常會使用實驗組與控制組來做比對,目的是用這兩組的差異來驗證處遇的影響。藉由比較我們才可以在實驗中找到差異、找到關係,然後驗證我們的假設。

社會科學研究法(八)11.3 質化資料分析

認知面

質化與量化資料分析

相似性
1.推論:
都會經由搜集到的證據去加以判斷、推論,導致一些結果的產生。但量化是由證據來證明假定的理論;質化是經由觀察,恍然大悟發覺事物的規則。
2.公開的方法或過程。
3.資料分析的中心是比較。
4.避免錯誤、有問題的結論、誤導的推論。

相異性

編碼
質化研究者在所有資料蒐集齊全後會開始進行資料編碼,以利於資料的分析。
編碼其實會進行三個動作:將資料精減、將資料分類還有命名。
我們將蒐集的資料概念編碼,其實就是在進行分類的動作。
編碼的這個動作,也是在給予一個標籤、名稱。

Open coding:
企圖將大量資料濃縮成幾類的第一個步驟。
是低度抽象化的階段,來源會是最初的研究問題、社會場域中的概念、實際觀察資料所產生的概念詞彙…等。
並不會嘗試找出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

Axial coding:
資料的第二層過濾。
探討編碼後,概念間的組合有什麼樣的關係;或許是階層式的關係,又或者是有時間連續性的關係。
Selective coding:
最後一階段的資料過濾。確認好研究計畫的主要議題後,檢視資料與之前的編碼是否能反映主題、資料與編碼對照是否正確。

質化資料分析的方法
質化分析表示的是在資料中尋找重複發生的行為、目標、知識本體,之後再利用社會理論加以詮釋。

Idea type
選擇領域內典範的類型來作為分析的方法。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不斷循環、重複步驟來將資料中模糊的概念逐步概化。
Illustrative method
運用實際的證據來舉例或支持理論(用raw data 來驗證theory是否存在)。
Domain analysis
Analytic comparison
比較個案間的一致性或者是差異性。
Narrative analysis
Negative case method
不支持原始的理論,並修飾它。

感想

在上課的時候我們進行了小組的編碼活動,這是第一次新鮮的嘗試。看到資料的同時,我們依據內容進行編碼,大部分探討的都在emotion的概念上。在比較其他組的編碼的時候,可以發覺每組所呈現出的編碼會因為主觀的判斷而產生不同的模樣。
感覺上,編碼活動的進行是一項很主觀的行為,每個人所看到的、所想的都會有些許的不同,所以在命名上就會呈現不同的樣貌。

圖書資訊學研究(八)11.17資訊組織

本週講的主題是關於資訊組織,由世新大學的阮明淑老師來給我們上課。相較於我們一路從大學就是圖資念上來,阮老師的經歷就完全不同,農學的背景和圖資的結合,讓我非常的訝異。不過也讓我想到,或許正因為圖資人的能力是在每個領域裡可以加分的力量,在擁有其他專業知識後,再與圖資的結合,會有更好的發展。

在老師的講課過程中,讓我發覺到關於分類另一方面的省思:
在提出web2.0概念之後,我們對於分類的方式嘗試提出讓使用者自行來訂標籤,以更符合使用者的想法,也就是用通俗分類的方法,來將資訊分類命名。但是這樣子的做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的知識背景不同、身份不同、想法不同,所以進行分類的方法就會不同,命名標籤也就有很多種,那這樣子真的有做到分類的意義嗎?雖然貼近使用者的想法,但是過多分類方式會不會又造成另一種找不到資訊的焦慮?

老師的一句話:「原來就是專業的方式,為什麼反而要改成進行通俗的方法?」讓我多思考了一下。在我們提倡要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時候,我們會不會忘記了本身專業的自信,一味的只相信從使用者端來的東西就是好的、必須遵從的?

以使用者的想法來作考量,也必須是在專業的判斷下來執行,才會能夠真正設計出能讓使用者方便、好用的東西。因為我們也必須考慮到不單單只是配合使用者的需求就好,有時候也要以教育的角度來讓使用者來理解我們專業底下所想要設計的方式。

圖書資訊學研究(七)11.10

從RFID談到讀者的隱私權,究竟有哪些屬於讀者身份的東西能夠存在RFID中,必定會引起一連串的討論。在這次蘇老師幽默的演講中,得到某些面向的思考。

方便與隱私
在蘇老師的研究調查中會發現使用者對於隱私權的看法都抱持著應該保護、捍衛的態度,也會擔心自己的個人資料會不會有被盜竊的疑慮。但是同時也會因為便利的原因考慮RFID的內容物所應該記載的資料。也就是雖然我知道保護自己隱私是很重要的,可是有時候因為方便,我還是希望能使用這項可能會讓我資料被竊取的工具。
這種矛盾的現象,還是只能盡可能的找到平衡點。現今的RFID所儲存的資料並不會涉及太多的個人資訊(金融帳戶、地址、醫療資料…等),但是還是能運用在生活中,讓人們更便利(小型的電子錢包、悠遊卡、門禁識別號碼…等)。

使用者的認知
大部分的使用者並不知道RFID這項技術,所以也不清楚他們手中握著的是什麼,更不會知道有沒有什麼隱私權的疑慮。這裡令人好奇的是,那麼要不要告訴使用者呢?以圖書館的借書證為例,圖書館一般不會主動告知讀者其借書證所儲存的內涵是什麼、技術是什麼,只會告知這樣使用很方便。或許進行告知的動作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另外會考慮的是,會不會因此造成使用者過多的疑慮,導致施行起來的困難,尤其是有爭議的東西。
不過我認為還是得主動的告知使用者採用的技術、儲存的資料內容是什麼,以取得使用者的認同,畢竟使用者有其知的權利。並且在既保護使用者隱私與便利使用者間取得平衡,那麼使用者將獲利最大,也能免其疑慮。

雖然說科技的便利性能提升人們生活的品質,不過有時候我也好奇,如果沒有產生這些科技,那麼有些爭議是不是就不會存在了?也不用考慮這麼多的問題。但或許人還是比較希望追求更方便的生活吧?但是相對的也就需要犧牲一些東西(比如隱私)來滿足這些方便性。

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圖書資訊學研究(六)11.5 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

這次的演講是由陳志銘老師來給我們說說數位典藏、數位圖書館如何支援數位學習。陳老師舉了很多實際做的案例來讓我們了解這一塊的領域。 首先,簡介了數位學習與傳統教育的比較;相較於傳統的教學,數位學習的特點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並且是可以非同時同地的遠距離教學。這時候讓我想到了以前在上遠距教學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問題就是:國外發展數位學習的一個因素就是因為地域廣大、交通不便所以興盛了利用科技的數位學習。但是,台灣相對的是個小島,為什麼要發展數位學習呢?是為發展而發展嗎?也因此後來和信一討論了一下。不過,我相信發展數位學習的因素還有很多很多,地域因素只是其中的一個,老師也在後來有幫我們解答了這個疑問;時間、方便性(足不出戶就能學習)。這時候我只想到,科技真的讓人們方便很多,但也懶了很多。

另外一個好奇的地方是:老師提到許多數位學習的成效、教材、方式都會比傳統的好,那麼如此一來傳統的教學還有存在的必要性嗎?我覺得正式教育實施成數位學習的模式還有一定的困難度,一來是傳統下的習慣,習慣在教室上課的行為;還有數位學習強調學生為中心、個人化的學習,這樣的方式會比較適合自我學習力較強的學生,如何監督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也是個問題;還有經濟因素的考量、學位認證的問題,在正式教育的歷程裡,要完全實施成數位學習目前是不可能的。數位學習的模式還是著重在終身學習、自我成長的層面成效比較大。

圖書館在教育上一直扮有「幫助學習」的這個角色;同樣的,數位圖書館也應該在數位學習上有所支援。老師跟我們說:「沒有好的content,再好的學習模式也是無效。」圖書館擁有很多的學習資源,提供很好的content去給學習者利用、很好的素材給教師去取材。數位圖書館或是數位典藏的機構就是可以以這樣的角色來為數位學習給予支援。

但是,從老師的演講我們可以得知,現今很多的典藏機構會因為版權的原因、守護者的心態而將這些資源給限制住,這或許是兩者結合會碰到的問題。要如何解決?這種資源取用的問題,一直存在相當矛盾的地帶,還是得在不傷及每個人的狀態下,合理的將資源分享。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圖書資訊學研究(五)10.27書目計量學、資訊計量學、網路計量學

「書目計量學是一種測量的技術。」在書目計量中顧名思義,是以書目為最小的基本單位來做計量。
書目計量學研究範圍主要包括:文獻成長與老化、文獻擴散、作者生產力、詞彙平衡、引用分析及期刊與資料庫之評鑑等。
在網際網路發展迅速之下,對於其所造成的種種現象,透過計量的方式,也可以來分析、理解(比如說網站的重要性)。尤其,網際網路虛擬的世界參與者眾多,必定可以得到大量的資料來進行分析。不過,同時也因為資料量過大,存在著相當多的變數,所以關於網路計量的研究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再去探討。

整堂課聽下來,可以發覺書目計量學的應用可以在評鑑、淘汰這一塊發生很大的作用,因為它可以找出一套的標準,來評估生產力(作者的、期刊的是不是屬於核心);可以透過理解文獻的成長與老化,來決定館藏的淘汰。另外,在資訊服務方面,也可以引用文獻的分析來推薦讀者哪些是核心的、有用的資訊可以去使用。
我們可以發覺它會是一個有效的辦法,而且是有數據可以佐證的方式。但是在課堂上,我們也聽聞老師所發出的疑問:為什麼沒有圖書館真正利用這個來訂定館藏發展政策、館藏淘汰?這時候好奇的就是:是不是方法太過崇高,在現實中難以實施?又或者是各個圖書館都太懶惰了,沒有人想要利用這個方法,來真正實行?
不過,我想現實中一定會有許多的因素影響施行的計畫(不管是政治、經費、人力之類的)。究竟哪些可以做,又或者理論還只是存在理想化的狀態,都必須審慎的評估、考慮,在現實之中找到突破的可能性。

社會科學研究法(七)10.29實地研究

認知面

What is field research?
實地研究的基礎是建立在自然主義之上。
所謂的自然主義就是在自然的情境中觀察一般事物,而不是在設計的、發明的或研究者創造出的情境。跟量化研究不同的是,質化的實地研究,不是top-down的由研究者自己去設定想要的變數,然後來探討這些變數所造成的結果;而是bottom-up的從觀察著手,藉由融入真實的社會情境裡來發覺現象,感覺的出來,實地研究比較貼近真實世界的表現,而不是研究者創造出來的。

行為和意義
進入實地場域進行觀察,是想從觀察中發掘這個社會情境底下所展現的文化。如何去發覺這些文化,就是要從這個社會情境裡人們所表現的行為去觀察,因為人們的行為表現會根據自己所處的風俗民情、習慣而有所不同。然而這些行為本身並不代表著任何的意義,它們看起來只是一些單純的動作而已;意義一定是推論出來的,藉由背景知識去推論這些行為的意義。進入實地研究,想要真正了解他們的文化,就必須去除個人觀點的,以他們的角度來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行為意義。這就是上課時所說的以同理心來觀察、推論實地情境的人們、事件。

進入實地研究要注意
研究者進入實地場域會建立起能融入這個社會情境的角色,以便能確實的搜集到準確的資料,而不是被視為外來者,這樣子的觀察會失去準確性。同時實地研究者選擇的實地場最好是陌生的、較無個人經驗的,這樣子的態度比較能夠客觀的去觀察實際的情況,也就是不要帶著太多的成見。

研究者進入實地場域,究竟要透露出多少研究的身份是必須去仔細衡量的,透露過多,可能會影響被研究者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如此一來,搜集的資料就無法有代表性。
進行實地研究,為了要融入被研究的社會情境中,往往要和被研究者搏感情,而且要考慮進入情境要多深。研究者必須考量自己的安全;自己的隱私要透露多少?涉入過深會不會陷在情境中無法回頭?

田野調查筆記
直接觀察:
詳細的描述發生的事情:時間、地點、動作…。
推論:
根據觀察的事件,以被研究者的角度去推論會這樣子發生的原因。但是推論完後,應該要跟被研究者確認,才能真正代表被研究者的情境。
分析:
分析自己記錄、觀察的方向是否正確,然後去修改。
個人筆記:
紀錄觀察實自己的心情筆記,因為自己的情緒可能會影響觀察時的態度、想法。

感想

是不是一種欺騙?
研究者進入實地場域搜集研究資料,被研究者會不會覺得你來和他們搏感情純粹只是為了某項目的?如果一開始時沒透露自己的目的,最後被發現的時候,會不會被認為是一種欺騙?但如果一開始透露了目的,那麼會不會使研究的資料蒐集失去準確?(還真難拿捏。)

拍攝紀錄片
我想拍攝紀錄片其實就是一種進入實地觀察的一個過程,不過不是完全involve,還是站在觀察者的角度,去記錄整個欲觀察的寫實社會情境裡。

實地研究者的能力
實地研究者要是一位充滿資源、有能力、有創造力、在實地裡能夠獨立思考、敏銳的觀察,既要能融入,也要能跳脫出來客觀的評斷、推論。尤其,我覺得人際關係的處理必定是個佼佼者,才能藉由和被研究者的關係,來搜集到許多有用的資料。

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社會科學研究法(六)10.21

Proposition and Hypotheses

命題與假設的注意事項:
1. 概念的定義必須清楚,範圍不要太大、不要太模糊。
2. 命題所包含的概念數量最好不要超過三個。
3. 命題要注意其邏輯順序。
4. 命題和假設間必須去確認它的對應關係。
5. 假設必須是可以驗證、測量。假設不要用太武斷的字眼。(likely、probably等字眼會較好)

我寫下的作業:
命題:People’s behavior is directed toward tradition.
假設:It is likely that people’s behavior is directed toward tradition.
根據注意事項來對照,就可以知道這裡面的概念定義並不清楚、範圍過大;people’s behavior是什麼?information behavior也是people’s behavior;運動也是人類的行為。所以必須定義的更明確。同樣的tradition的概念也是如此,怎樣叫作傳統,根據農民曆來做事就是依照傳統嗎?還是有什麼樣傳統的定義?

我嘗試修改過後:
命題:Shaman can help aborigines regain health.
假設:It is likely that Shaman can help aborigines regain health.
把shaman巫醫當作是傳統的信仰,影響了原住民在生病時會發生去找巫醫致病的行為。

Form of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怎麼去將理論呈現出來:重點就是要解釋它。

Casual因果的解釋:
解釋造成此現象的原因。
Structural 結構性的解釋:
觀察事情發生的過程,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小理論。
Interpretative詮釋性解釋:用社會現實、實際的經驗來發現其意義。

心得

老師告訴我們,沒有理論是可以永久留存;時時會因為研究者不斷的驗證而產生出新的結果。不過,這些舊有的理論,將會有價值的為未來的研究鋪路,在他們的基礎之上,創造出新的理論。
這已經是第三次Foster老師上課了,我想大部分的同學已經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環境,雖然語言還是有些不順利的隔閡,不過透過美美老師的彙整與適時的提點,總是能讓整堂課很豐富、順利的進行。
其實很佩服那些可以勇敢用英文順口發言的同學,他們不只了解他們想表達什麼,而且能順利的將這些想法用不熟悉的語言說出來,我想很多人在底下都用期望的眼神,想像以後自己也要如此,那我們就必須更努力、更勇敢。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社會科學研究法(五)10.15

兩人小組合作

課的一開頭就是利用兩人的小組討論來完成上禮拜的作業。上禮拜的作業是將葉老師的文章,根據一些文獻評估的標準來判別這是否為一篇好的文獻;可以分為Title、Abstract、Introduction、Literature、Method、Results、Conclusion這幾個section。大致上我給的評分與另外一個同學還算相近,也藉由彼此的討論,我們找到對於這幾個section評分的一個共識。不過,在method那邊我們的差異是比較大的,結構上我認為還算完整,但同學卻指出了內容方面的疑問,經過討論以後我認同了它的看法。之後老師也提及這個section最主要他沒談論到使用的工具,是比較缺漏的地方。而關於內容我們所在意他實行訪察的時間太少,這應該在敘述研究背景的時候提及,在這個section的結構上沒有太大的影響。

上課的第二項練習就是判別好壞文獻探討。好的文獻探討必須是能將各個文獻的發現整合在一起,並呈現明確的組織結構,將文獻中重要的想法都提出。不可是條列式的將各種結果擺出,毫無組織。

課程認知面

What is social theory?
1. 社會理論是一組系統的相關抽象概念或思想,而其濃縮並組織關於社會世界的知識,並且是可以用來解釋社會是怎麼運作的。
2. Social theory is not social thought
社會理論是研究者所使用的理論而不是理論家所使用的理論。
3. Social theory is not ideology
社會理論不是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不可以驗證的、提供絕對必然性的解釋、有特定的立場、不接受反面的證據。而社會理論不同。

Parts of theory (1)
1. Assumptions
假定是一種在建構理論前所相信但不能被驗證的初始觀點或信仰。經常是隱藏的、未明確說明的,深藏在研究者自己所理解的想法裡。(不用去驗證,因為事實就是這樣)
2. Concepts
概念是建構理論的基石。
概念包含兩個部分:符號與定義。
概念可以是具體的、從個人每天的經驗就可以理解的(身高的高度);也可以是抽象的(事情的高峰)。這些都要靠我們去定義這個概念,就會有不同的意義。
3. Relationship
概念與概念之間可能會產生關係,我們可以去找到這些關係,進而發展假設。

Proposition and Hypotheses
命題是將兩個概念間的關係轉變成為帶有理論性的狀態。假設是將命題轉變成為可驗證的,以證明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是真正存在。

心得
雖然還是一連串的英文轟炸,不過比上節課冷靜許多,也較能習慣這樣上課的節奏,加上這次透過互動的小組討論,啟發不同的想法,確實讓這堂課更加的豐富,也學習到別人看到的觀點。但是,即使如此還是有點吃力,尤其上緊發條連續聽了好幾個小時,後面就可能會開始有點精神不濟。用英語發言、用英語思考還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往往還是要不斷的在腦袋裡中英進行轉換,也因為這樣會遺漏了些正在進行的講授,看來我還是得再努力些。

2008年10月26日 星期日

圖書資訊研究(四)10.13資訊政策

資訊政策,簡單的解讀就是跟資訊有關的政策;跟所有法律一樣,它包含了能不能使用、有沒有權力使用、哪些限制範圍、哪些保障,只是這些都圍繞著資訊這個主題走。

一條法律、一個政策的制定,它最大的目的是在於讓所有人能夠安全、公平的獲得一樣的待遇,在資訊政策的領域中,就是要讓大家能夠公平的汲取、利用資訊。
資訊政策從很早以前就存在,隨著時代的轉變,它仍然存在,不過會順著時代、社會的變化有所不同。同時,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因為彼此的生活背景、語言文化的不同,也會造成資訊政策的相異。就是因為有這些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制定資訊政策的時候,必須考量各種的背景、情境,才能制定出適合的政策。

關於資訊政策而討論的議題有很多,像是資訊取用的問題、隱私的問題、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和禁書的問題,都是時常耳聞的討論問題。在大四的時候,就已經有在課堂上接觸這類的問題討論,老師也藉由一些的案例來讓我們省思這些制定出來的政策是否合宜,而執行者的作為又是否恰當。其中又以禁書與資訊取用的矛盾問題,最令人頭疼。

圖書館是管理、流通、儲存資訊的一個大機構,想當然爾必有制定出相關的資訊政策,那哪些資訊該保存讓人們使用,就是在制定資訊政策時必須考慮的一個難題。教人自殺的書該不該保存?限制級的書該不該保存?人們有知的權利,有資訊取用的權利,假設這些書被列為館藏,該不該讓人們借閱使用?圖書館在社會上有教育的功能存在,也有保護人們不受資訊誤導的功能存在,所以基於這些理由,會制定相關的政策來決定哪些資訊該保存來讓人民利用。但這些檢查、限制會不會是過度把人們視為不懂得判辨正確的動作?反而讓人使用資訊的權利不見了?過去可能會因為種族、宗教的意識把某些的資訊給禁止,某些不合現在社會主流的資訊,相對的成為弱勢而不允許出現,這是否會跟圖書館的立場應該中立、應該讓人們都能找到他所需的資訊相矛盾?

這種矛盾的問題,其實在制定資訊政策的時候一定會被探討,因為能獲得資訊會是代表某些權力的象徵,那為什麼某些人會被限制、不能觀看一些的資訊,就會提出反對的聲音。所以在制定時就必須衡量這些政策是否真能達到資訊自由取用與保護資訊使用者的平衡。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社會科學研究法(六) 10.21

Proposition and Hypotheses
命題與假設的注意事項:

1. 概念的定義必須清楚,範圍不要太大、不要太模糊。
2. 命題所包含的概念數量最好不要超過三個。
3. 命題要注意其邏輯順序。
4. 命題和假設間必須去確認它的對應關係。
5. 假設必須是可以驗證、測量。假設不要用太武斷的字眼。(likely、probably等字眼會較好)

我寫下的作業:

命題:People’s behavior is directed toward tradition.
假設:It is likely that people’s behavior is directed toward tradition.根據注意事項來對照,就可以知道這裡面的概念定義並不清楚、範圍過大;people’s behavior是什麼?information behavior也是people’s behavior;運動也是人類的行為。所以必須定義的更明確。同樣的tradition的概念也是如此,怎樣叫作傳統,根據農民曆來做事就是依照傳統嗎?還是有什麼樣傳統的定義?

我嘗試修改過後:
命題:Shaman can help aborigines regain health.
假設:It is likely that Shaman can help aborigines regain health.把shaman巫醫當作是傳統的信仰,影響了原住民在生病時會發生去找巫醫致病的行為。

Form of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怎麼去將理論呈現出來:重點就是要解釋它。
Casual因果的解釋:
解釋造成此現象的原因。
Structural 結構性的解釋:
觀察事情發生的過程,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小理論。
Interpretative詮釋性解釋:用社會現實、實際的經驗來發現其意義。

心得
  老師告訴我們,沒有理論是可以永久留存;時時會因為研究者不斷的驗證而產生出新的結果。不過,這些舊有的理論,將會有價值的為未來的研究鋪路,在他們的基礎之上,創造出新的理論。
  這已經是第三次Foster老師上課了,我想大部分的同學已經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環境,雖然語言還是有些不順利的隔閡,不過透過美美老師的彙整與適時的提點,總是能讓整堂課很豐富、順利的進行。
  其實很佩服那些可以勇敢用英文順口發言的同學,他們不只了解他們想表達什麼,而且能順利的將這些想法用不熟悉的語言說出來,我想很多人在底下都用期望的眼神,想像以後自己也要如此,那我們就必須更努力、更勇敢。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社會科學研究法(四)10.8英文....

課程內容學習到的認知面

Why do we need to conduct a literature review?
1. 一個簡單的基本假設:知識是累積的;今日所獲得的新知式建立在昨日他人建立的知識。所以我們必須去學習、了解他人所寫出的文獻,增進自己腦袋裡的東西,在這些的支持下,進而去進行自己的研究,創發新的東西。
2.科學研究是透過眾人的努力,分享出各自的研究結果,共同來創發新的知識。
3.我們可以學習別人已經完成的結果,然後發展出自己的新成就。

What is literature review?
文獻檢閱(探討)可以分為六種類型:
1.self-study review:
雖然這種類型的定義看的模模糊糊,但我想應該是指藉由文獻的檢閱,我們可以確認自己的研究方向正不正確?也因為透過文獻檢閱了解到還有許多同伴在這一個領域一起探詢知識,所以會對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信心;而也讓讀者能夠了解很多人在這個領域再努力,而不是研究者在胡作亂為。
2.context review:
這是可以告訴讀者自己所做的研究在大的知識領域間的連結關係,可以顯示出這個研究的重要性是什麼。有點像是告訴別人我的研究是在什麼的知識背景下。
3.integrative review:
這是在整合自己在研究的這個知識領域現在的一個狀況;不是著重在連結自己的研究與領域的關係,而是整體的來看;可能是現在這個知識的發展情況、有哪些技術、有哪些理論等,將許多人的研究湊合在一起,整合出一個概況。
4.Methodological review:著重在討論過去研究方法的不同會對結果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5.Theoretical review:
我覺得是同一個領域之下有著不同的理論,將這些理論做比較,並用這些理論來支持自己的研究,同時也可能因為這些理論而產生出新的想法。
6.Historical review:
了解過去一些概念是如何發展的,並且了解這些概念如何演進到現在,可以讓研究者比較容易的進入這個知識領域。

老師交代的行動面

學術資源列表: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WWW版
教育論文線上資料庫(EdD Online)
CEPS中文電子期刊服務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圖書與資訊學刊

回溯文獻檢索
最近的一次是在幫同學找尋文獻資料,題目是有關政府與民間組織的合作關係。
第一步 是確認同學的問題、他的需求,可能需要找到有談及個案的文獻。
第二步 下相關的關鍵字先找尋有談及此內容的文章。
第三步 藉由上一步所找到的文章內容重新調整關鍵字,藉由文章的參考文獻去尋找。
第四步 找到文章跟同學確認是不是他想要的。
過程中,須要盡可能的與同學不斷確認他的問題,縮小查找的範圍,以能真實的確認什麼東西才是同學想要的。

心得
英文上課真是一大難關,整堂課都覺得有點焦慮了,或許是不習慣吧?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思考方式,或許中間就是還有許多必須去適應、學習的地方,還是必須努力,仔細聆聽、加強能力。

2008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圖書資訊學研究(三)10.8

這是穆教授的第二次演講,內容是知識管理的案例分享。在講主要案例”GE”之前,穆教授也提到幾個有在做知識管理的企業例子。綜合來說,這些企業所碰到的問題大概可以歸類成三方面:

1.企業的資料太多(或許是交易資料、文件檔案…等),需要組織、整理。
2.知識都存在有經驗者的腦袋裡,如何將這些知識擷取出來?如何透過管道將這些知識流通?
3.承繼上一個問題,也因此企業裡需要一個可以共享知識、交流的平台;或許有些公司會透過 e-mail流傳,以個人自發性的將所獲得的資訊共享,但這樣並無法有效管理、儲存,也無法預計每個人都會如此的將自己的資訊流通共享。

當然,GE也是碰到一樣的問題。但在穆教授跟我們分享時,卻讓我們發現到現實的業界中,對於資料、資訊的管理跟我們想像的有一大段的差距;他們或許還存在的是第一階段的問題:基礎的資料蒐集、組織、管理和取用,當然也就還沒進行到理想中知識管理的階段了。所以現實業界與我們的理論想法究竟存不存在一段鴻溝?就像明明科技已經很進步,系統的效能也改善了很多,但有些傳統的大公司、醫院,他們的管理系統卻仍沒有改變,這是現實難以促成理想嗎?或許是過於龐大的企業傳統阻礙了發展吧;也或許是在我們提倡知識管理、資訊組織很重要之時,有沒有考慮現實的使用者、公司企業了解了多少?

最後,在同學提問時,問到有關圖資人的價值。雖然我們總是說現在的這個時代很需要資訊組織、管理的能力;圖資人有他的不可取代性;圖資人的能力是綜合的;圖資人在學習東西的時候很快,但是以上這些的價值,我們卻很難利用一字片語來清楚直接的表達,也很難在履歷表上填下明顯的專長能力,我覺得這也是很多圖資學生很疑惑的地方,因為我們不知道要如何向人表達、解釋我們很重要。或許我們很需要行銷自己的能力吧,才能想辦法在企業面試的時候給包裝出去。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圖書資訊學研究(二)10.1穆教授演講

  「希望他可以改變一下心意,待會兒用中文講。」這是我在聽這場演講前心裡默默的願望。
  開頭穆教授的自我介紹,也的確達成了我的心願,但也只有那麼一下,當講入正題時,一連串的英語轟進了我的腦裡,我只好認分的專注、專注、專注聆聽。
  這次的演講題目是:書目隱性語義索引:使用者無錯。是穆教授在做的一個研究題目,希望藉由「書目隱性語義索引(BLSI)」來幫助使用者找到想要的資訊。
  穆教授在自我介紹時提及,他小時後對於圖書館的印象就是高台上圖書館員的神祕背景,他必須仰角望著圖書館員,館員在神祕的運作之下,把他想要的書找到。圖書館代表著知識的殿堂,它的權威性高高在上,在以前的時代,圖書館似乎就是與讀者的距離遙遠。當然,在現今科技的進步下與圖書館營運方式的改觀,讀者已經能夠略為去窺探這個以往神秘的境地。
  即使如此,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還是存在。穆教授提出了一個問題:圖書館建立的OPAC究竟是為了誰設計?雖然理念是為了讀者查詢館藏資料、獲得圖書館的服務,但現今的圖書館OPAC究竟有多少個讀者可以完全理解要怎麼使用?它其實還是從圖書館的角度出發,設計界面與內容。
  穆教授在ppt所show出的統計,大部分的使用者不會用進階搜尋來搜尋資料,亦不懂什麼是布林邏輯;通常都是在search bar 打下query (詞或句子)來搜尋資料。顯然這樣增進搜尋的方式不被使用者領情。
  究竟是使用者太笨?還是設計者的想法太獨特?基本上,我們不能把他歸類於前者,畢竟使用者是真正在使用的群體,設計者必須設計出符合大眾的需求、使用行為搜尋功能,使用者才會被吸引來使用。
  人的需求與使用行為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一些簡單的問句、詞其實並不能解釋出人腦袋裡所在想的問題。那究竟該怎麼從搜尋系統這邊,增進使用者搜尋資料的精確度?
  Latent semantics indexing(LSI)嘗試找出資料間彼此的隱性關係,也就是連結性。相對於圖書館將書本試為獨立的個體,其實各個資料中我們可以找出他們擁有的特性、關鍵字,進而將彼此依主題分類和連結。LSI就是將這些隱性的關係找出來,並將使用者的問題做比對,增進使用者在搜尋時的精確度。當然,最重要的是找出資料的特性。計算關鍵字出現的次數,分配其權重,以了解哪些特性是最重要的、最能代表此份資料的,之後再去做資料彼此的連結。
  不過,使用者的行為與想法始終是多樣的,還沒有一個完美的方式能夠完全理解使用者在搜尋時的想法,所以還是會有遺漏的資料沒被找到,也會有多餘的資料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改善搜尋的系統,同時也要增加使用者的資訊教育,兩頭並進,才能盡可能的滿足使用者的資訊需求。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社會科學研究法(三)10.1

課程學習到的認知面

知識是怎麼得來的?
根據上週所學習到的:
科學知識來自於科學研究;由一種嚴格的、有系統的方法,進行研究後,得到知識。這個方法,在這週加入了兩個新的名詞:演繹法和歸納法。
歸納法:
我們觀察周遭的事物、現象後,歸納出來的道理、原則。
演繹法:
將已知的結果、理論,藉由搜尋一些的資料(樣本),統計之後去做驗證。

科學概念→研究問題是一條很長的路
上週的心得就有談到,要發展出研究的問題,我覺得是做研究裡最困難的一步。尤其要從概念、主題到找出確切的問題,更是艱難的一段路程。我們必須不斷的聚焦,確認問題的核心,才能知道我們要問的是什麼,後續的步驟才能繼續下去。

偽科學究竟是什麼?
老師在課程中回答了同學上週提出的問題,再重新解釋了偽科學的意義;
其中有一個概念來解釋偽科學,就是它是”非主流”科學的泛稱,不管他是旁門左道抑或是未來科學,在現今不被一般大眾所接受。
這些的”非主流”科學大都是太看重美的部分,而忽略了差的部分,所以會造成社會上對他們的偏見;再者,他們通常都缺乏其他學者公開的再驗證,大都是個人主觀意識所發展研究的結果,所以會造成社會大眾的不確定與懷疑。

測量標準的訂定
我們利用質化或量化的工具來幫助我們觀察現實的情況。當我們在利用工具進行測量前,必須先訂定測量的標準,才能確定測量出來的結果是有用的。

效度
效度的意思是指真實性與正確性。
內部效度的問題:
是因為測量工具設計的問題,無法反映測量物件的特質。比如說拿體重計去量身高,就是一個明顯的拿錯的工具去測量物件。也就是測量時,必須用對的工具去測量對的事物。
外部效度的問題:
發生在取樣時的錯誤。當我們需要從母體取樣本數出來分析觀察時,必須確定這個樣本能充分代表母體,否則可能會發生過度概化的狀況。

信度
信度是指可靠性或一致性。

分類質化研究常會以分類來進行事物的分析。但分類通常會帶有主觀性,每個人會因為自己的知識背景不同,來進行事物的分類。這時候我們必須去選一個能被大多數人接受的分類方式。

合作學習的行動面

課程的下半部分,我們進行了小組的討論,用分工合作學習的方式,將課本的內容一一的介紹給同學們認識。在短短的時間內,彼此腦力激盪,將內容咀嚼吸收,並轉化成大家能懂的話語來講解,是一件非常刺激的行動學習。

思考過後的感受面

一段三個多小時的課程,看起來像是”超英趕美式”的學習,內容豐富多樣,而且不同於一般的講述教學,有思考、有回應,收穫良多。但也或許是時間太少、東西太多,所以一時間也是有些混頓不解,需要再多研讀一下本內容,重新整理一下所學習的東西。

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社會科學研究法(二)9.24

科學與研究

動手寫下的的行動面

上課的一開頭,我們就在白板上寫下了許許多多不懂的名詞,就像是彼此的問題集結在黑板上,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各個同學的疑問,也是幫自己注意他們所提出來的是不是自己也有問題,又或者是自己已經了解。
面對寫滿的名詞,要如何下手去回答?也就是面對諾大的資料,首要作的第一步是什麼?
其實就是分類、整理、組織。老師告訴我們,質化的研究就是要先命名、歸類。
這是這堂課的開頭引導,引導我們進入課程正題。

課程學習到的認知面

科學知識是科學研究的產物。
而科學研究是一種透過嚴格的方法來進行,然後來發展出放諸四海皆準的知識。
這個嚴格的方法,是科學家們用實徵的方式(研究現場搜集資料),系統化的蒐集資料。
這些資料可以是量化的數值,或是質化的概念、文字、圖像...等。
之後,在幾系的分析得來的資料,最後產生出一些結果。

偽科學 = 未來科學?
課本上寫到的偽科學是指一些不切實際的宣稱與想法。
這裡老師給了我們另一種的思考,所謂的偽科學,不一定全部都是假的、不合邏輯的想法,或許他是在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只因為科技的關係,或是其他的因素,在這個世代變成是荒誕不羈的事情。
所以對於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情要相信你能驗證的,對你不相信的是保持存疑、尊重。

為什麼要進行社會研究?
為了要了解社會上所發生的現象。
為了做出比較好的決策,所以需要研究得來的結果。
科學沒有一套絕對的真理,所以要時時抱持著存疑的態度,去驗證、去找尋答案。

怎麼樣去看待這個世界?
存疑:對於事情保持存疑的態度,想辦法去做驗證,相信你所驗證的知識。
正直:科學界的規範中,有一項就是要求所有研究都必須誠實,誠實的將所得到的結果公諸於世,不因為自己的利益而造假,真誠的面對,才能找到相信的知識。
共享:科學研究的結果、知識,應該與他人一起共享,目的是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也讓其它未來的研究能在此基礎之上,建立出更多的知識。

知識的累積是螺旋狀,往外擴大。

思考過後的感受面

時時的對事件存疑、時時的去觀察想問題,這是做研究所要抱持的態度,也是看待這個世界的方法。但是我好奇的是:如果今日相信的事物,未來被推翻、懷疑,那麼什麼時後才會有可以相信的答案?或許我們只能相信當下的證據,但不是全然的放棄他下一秒改變的可能性,因為誰知道會不會有新的道理出現。

社會科學研究法(一)9.17

第一週的課程是Introduction,除了介紹本學期的課程大綱外,老師也先初步的向我們介紹研究法:

研究法的三要素:

1.Inquiry 研究問題,好奇、疑惑、疑問。
凡事起頭難,研究更是如此。要如何發現問題,是做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老師提醒我們,時時保持好奇心,觀察入微,隨時問自己:「What question do I have?」或許就能發現到自己想研究的、可以研究的問題。

2.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data collection & data analysis
實徵的研究方法;到現場去蒐集研究的資料,或許是問卷、觀察、訪談等...之後再根據這些資料做分析。

3.Finding 研究結果。
最後,一個研究會做出些結果,或許是發現了什麼,也或許是驗證了什麼。根據上述的方法、過程將結果做一個發表。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嘗試寫下自己對於研究法的認知,我胡亂的將腦袋裡唯有的概念填上,雖然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對不對,但這些東西或許可以在整個學期過後來做個驗證,確認自己在學習過後,對研究法的概念是否有哪裡不同?有哪裡增進?

「英文不好,不要隨便念研究所」這是大學同學最近擺的一個MSN狀態,雖然這只是一個玩笑話,不過也可以得知在研究所英文是一個很重要的語文能力,不管是要念多本的原文書;還是有外籍老師要來課堂上上課;又或者是有外國的同學作伴,在獲取知識上、國際交流上都是英文都是非常重要的。
這學期的社會科學研究法,也要請客坐外國老師來上課,希望在這樣的刺激之下,自己的英文會有些進步。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圖書資訊學研究─ My LIS


圖書資訊學研究(一)9.22

圖書資訊學概觀。

「圖書資訊可以稱為一門學科嗎?」
這是這堂課開頭老師提出的問題。
當然我們應該要大聲的說"是",不然我們處在教室裡頭學習的是什麼?

一門學科被認證、發展的動力來自於兩種:
1.強烈的社會需求。
2.內部理論的機制。

圖書資訊學是歸屬於因為社會上的需求而存在的一門學科。
那麼接下來要問的是:那麼社會上的需求是什麼?圖書資訊學可以滿足這些需求嗎?
也就是圖書資訊可以解決什麼人類的問題?
這也是圖書資訊成為一門學科的價值所在。

Information access
資訊擷取。是圖書資訊從古至今一直在做的責任。將有用的資訊擷取出來,並加以保存,供人們利用、學習。
Information overload
資訊超載。現今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世界上充斥的資訊多不勝數,人類無法一一負荷。同時也就產生了資訊焦慮的現象。
Information gap, digital divided
資訊落差,資訊的貧者與富者。先得到、知道資訊者,就可以掌握權力。偏遠地方與都市地方因為設備、環境的差異,造成資訊的流通程度不同,圖書館有責任想辦創造出一個資訊平等的環境,也或許說這是圖書館有能力幫人們解決這個問題。

許多人或許會保持著疑惑,當科技愈來愈進步的時候,圖書館所存在的價值在哪裡?圖書資訊學所存在的意義在哪裡?(有了Google這種強大的搜尋引擎後,還需要去圖書館嗎?)

面臨這些的問題,圖書館應該要回歸到自身的本質,以服務人們為目的,解決上述人們所遇到的問題,成為資訊與人類之間的橋樑,而科技只是協助圖書館服務人們的工具,並不是威脅圖書館生存的敵人。在多變的時代裡,圖書館也要隨時隨地的成長,也要堅持、相信自己存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