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他可以改變一下心意,待會兒用中文講。」這是我在聽這場演講前心裡默默的願望。
開頭穆教授的自我介紹,也的確達成了我的心願,但也只有那麼一下,當講入正題時,一連串的英語轟進了我的腦裡,我只好認分的專注、專注、專注聆聽。
這次的演講題目是:書目隱性語義索引:使用者無錯。是穆教授在做的一個研究題目,希望藉由「書目隱性語義索引(BLSI)」來幫助使用者找到想要的資訊。
穆教授在自我介紹時提及,他小時後對於圖書館的印象就是高台上圖書館員的神祕背景,他必須仰角望著圖書館員,館員在神祕的運作之下,把他想要的書找到。圖書館代表著知識的殿堂,它的權威性高高在上,在以前的時代,圖書館似乎就是與讀者的距離遙遠。當然,在現今科技的進步下與圖書館營運方式的改觀,讀者已經能夠略為去窺探這個以往神秘的境地。
即使如此,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還是存在。穆教授提出了一個問題:圖書館建立的OPAC究竟是為了誰設計?雖然理念是為了讀者查詢館藏資料、獲得圖書館的服務,但現今的圖書館OPAC究竟有多少個讀者可以完全理解要怎麼使用?它其實還是從圖書館的角度出發,設計界面與內容。
穆教授在ppt所show出的統計,大部分的使用者不會用進階搜尋來搜尋資料,亦不懂什麼是布林邏輯;通常都是在search bar 打下query (詞或句子)來搜尋資料。顯然這樣增進搜尋的方式不被使用者領情。
究竟是使用者太笨?還是設計者的想法太獨特?基本上,我們不能把他歸類於前者,畢竟使用者是真正在使用的群體,設計者必須設計出符合大眾的需求、使用行為搜尋功能,使用者才會被吸引來使用。
人的需求與使用行為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一些簡單的問句、詞其實並不能解釋出人腦袋裡所在想的問題。那究竟該怎麼從搜尋系統這邊,增進使用者搜尋資料的精確度?
Latent semantics indexing(LSI)嘗試找出資料間彼此的隱性關係,也就是連結性。相對於圖書館將書本試為獨立的個體,其實各個資料中我們可以找出他們擁有的特性、關鍵字,進而將彼此依主題分類和連結。LSI就是將這些隱性的關係找出來,並將使用者的問題做比對,增進使用者在搜尋時的精確度。當然,最重要的是找出資料的特性。計算關鍵字出現的次數,分配其權重,以了解哪些特性是最重要的、最能代表此份資料的,之後再去做資料彼此的連結。
不過,使用者的行為與想法始終是多樣的,還沒有一個完美的方式能夠完全理解使用者在搜尋時的想法,所以還是會有遺漏的資料沒被找到,也會有多餘的資料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改善搜尋的系統,同時也要增加使用者的資訊教育,兩頭並進,才能盡可能的滿足使用者的資訊需求。
學術研究與寫作之性質
14 年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