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社會科學研究法(十四) 12.17 論文寫作

  今天是由幾位同學來分享他們大學時期做論文的心得感想。在我們對於期末不知如何下手的時候,這幾位同學的奉獻就是我們的參考與借鏡。
  課堂的一開始,老師還是將論文的寫作方式以及必須注意的事項,利用講義、ppt做了個介紹;從怎麼找問題、論文的結構、標點符號、文體與形式、寫作的倫理等,一一的為我們講解。

怎麼找問題:
學術性論文、研究報告裡,研究者會指出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或方向。
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搜尋期刊閱讀,發現問題。另外,我覺得就是時時保持好奇心,觀察生活上所遭遇的事情,以及和老師、同學們討論、詢問,來激發一些想法、問題。

標點符號:
原來寫論文,標點符號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因為學術論文的文章相對一般我們自己撰寫的文章嚴謹的多,有些語氣化的標點符號就盡量避免使用。

文體與形式:
切忌頌揚、勸戒與爭論。
以系統語言陳述,使用的字詞一定要讓讀者明瞭。
充分使用圖解協助讀者閱讀、謹慎有條理的使用標題。

寫作的倫理:
切勿抄襲、擅用他人的概念或文章據為己有。
不可蓄意省略不利於自己研究的資訊。不可捏造不恰當的事情。

  在同學的分享過程中有提到,研究、寫作的過程是困難的、是掙扎的,從想題目開始,就必須經過許多的挑戰,什麼是自己想知道的?並且是沒有人做過的?當然多看、多聽、多想,是同學們提及的做法。另外,在寫作的過程中,若遇到無法下筆,找不到解答的時候,同學也建議可以休息一會兒,找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充分休息後或許可以激發出新的想法。
  我們所下出來的文章,必須想好其邏輯性,是否能清楚表達心中所想的意涵,也就是自己要先能看懂,別人才能了解其中的意思。另外,也可以請同伴先閱讀,協助自己找出不通順的地方,再作探討、修改。  
  做研究一定是必須費盡心思,花時間、花腦力去進行,在經過一連串的掙扎後,所找出的解答一定會是令人滿意的結果。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圖書資學研究(十一)12.15兩岸座談

本週邀請了大陸四所學校的系主任來對談,不僅分享他們學校的情況,亦對圖資界的未來發展分享些想法。以下是在整個座談的過程裡有感而發的一些感觸。

定位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圖資究竟在學校裡該放進哪一個學院?在台灣,大部分的學校是將圖資放入文學院裡頭(是因為跟書有關嗎?),師大是將圖資放入教育學院裡,而在大陸的情況,有的是把它放入商學院裡。這樣各有歸屬的情形,似乎也證明了圖資在哪個領域裡都能生存,圖資能支援許多領域的知識。當然這樣子想是好事,表示圖資人有多功能用途。但另外一個方面想,我們的定位在學校裡似乎不太明顯,找不到一個統一的位置來把圖資安插進去。不過,我們也可以這樣子想,我們既不屬於那裡,也不屬於這裡,那麼或許就是我們應該獨立出來屬於自己。雖然我們圖資擁有許多的特性是可以跟很多領域一起並行的,但同時我們也擁有自己的專業,我們會是一個在頂端的核心,下面再延伸很多分支去其他領域幫忙、協助,或許我們可以像小蝶老師講的,自許是一個”圖書資訊學院”。

圍城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這句話所描述的是一種心態:渴望想要得到某種東西,但得到後又覺得失望,其實是一種人慾望無窮的表現。這樣字面上的意思,正好用於描述了我們圖書館的情況,本科系的學生想要往其他產業上發展,但外界想要考高考進圖書館的人相對的較多。當然,會不會是代表的這樣的心態,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我這裡想到的是,身處在圍城裡面的我們,所謂的向外發展,並不是說我們捨棄原有的知識背景,而是去拓展原有的領域;不是固守原有的工作場域,而是利用我們的所學去發展、擴大,在別的場域中把圖書資訊的能量擴大。雖然是慾望無窮的表現,但其實是在不滿足自己的成就中,一步一步的往更高的地方前去。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社會科學研究法(十三)12.10 Kuhlthau座談會

ISP的創造者Kuhlthau教授,在老師的邀請下,來到學校與我們共度一個多小時的時刻。從教授的言談之中,我們獲得一些做研究的啟發:
想研究的方向、題目總是困難的,它不會憑空的出現,不是從天降下來的禮物,而是要經過閱讀和觀察才能發掘。Kuhlthau教授當初在進行ISP研究的起始點,其實也就是從她日常的工作中發現到的現象,當然也是她的好奇心促成了這研究的產生。做研究目的就是要解決我們碰到的問題,而我們碰到的問題就是藏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上的困難、旁人發生的問題…等)。當然,不只是觀察和閱讀,與他人的分享和溝通也是促發研究問題產生的機會。
另外,在同學的提問中,讓我想到:同一個主題之中(比如說資訊行為)它會有很多的理論、模式是前人所研究出來的,但是每一種理論、模式,都有它產生的背景與適用的情況,相等的,我們在引用的時候也要考慮是不是適合,而不是只要同一個主題下的理論就代表是可行的,來做為自己研究的立基。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圖書資訊學研究(九)12.8

每次都會從不同的老師得到不同的知識,就是這堂課最大的收穫。即使這些知識有的很複雜,不過,都是在圖資領域中我們應該多多涉及、了解的知識。

了解兩個主要的名詞:
Semantic web:
語意網路。簡單來說就是希望能讓電腦能懂得網頁的語意,自行去處理資料。相對於現在的網路環境,只是一個讓人把資料放上去的載體,語意網路的構想是希望在讓電腦能看懂人給予它的資訊,自行的進行分析、分類、擷取資訊,使得人們可以快速且較正確的取得資訊。

RDF:
資源描述架構。用來描述網頁資源內容的標準結構,簡單來說就是網頁metadata。透過這樣子的建立、描述網頁的內容,電腦才可以連結到正確的資源。

要普及現在還很困難
要建構語意網路,必須讓全世界的網頁遵守這樣的標準結構,利用這些標準來敘述自己的資源內容、屬性、特徵,以及一些與其他物件、網頁的關係。在人們現今已習慣網路結構下,一時片刻說要改變,還真是一件耗費人力、時間的工程,依據人類懶惰的態度,這種需要大整體的改變很難說改就改。除非像老師所說的直接從上層、使用的軟體上規定,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人們才會被迫使用這樣的結構去設計網頁。否則,期望終就是期望,理想是敵不過懶散的民意。

Semantic search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網誌,簡述近年來搜尋引擎的客製化做法,來讓search出來的結果能更貼近使用者想要的。透過使用者search的字串、記錄,來搜集使用者的資訊,以便了解使用者利用keywords的語意,在往後能查找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資訊;或者是透過使用者自行定義、分類網頁內容(比如說tagging的動作),可以讓搜尋引擎了解使用者所想的語意。之後,彙整出每個人的客製化內容後,搜尋引擎就能產生出普遍的想法,在搜尋結果的排名上做調整。這樣的概念,就跟語意網路的想法差不多,由每個獨特的個體開始定義自己的內容,然後讓電腦來彙整處理,最後能彼此交流利用,使得資訊的查找能更迅速、正確。(不知道這樣敘述對不對….)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社會科學研究法(十二)12.3非反應式研究

認知面

何謂非反應式研究?

研究者不跟被研究者互動,以不介入被研究者的事件、行為來搜集資料。感覺上就是以旁觀者的態度看待被研究者的一切。



內容分析
一種搜集資料與分析文本內容的技術。
針對文章或媒體的特殊屬性做系統化和客觀化的分析。
內容分析是非反應式的,研究者不會對被研究者造成任何影響。

內容分析無法揭露文本創作人的意圖,或是對接收者的影響。



內容分析的編碼
內容分析的結構是以編碼系統在運作,一組指示或規則,指導如何在文本中觀察並記錄內容。
顯性編碼
針對文本中可見的、表面的內容加以編碼。(ex計算句子次數)
信度較高(明確的字詞可以觀察),效度較低(字詞會有不同的意義)。
隱性編碼
語意學分析,尋找文本中隱藏的、暗示的涵意。
依賴編碼者對語言及社會意義的知識。

信度較低,效度較高。(與顯性相比)



何謂次級資料?
既存的、曾被搜集過的資料(間接資料),如政府統計,團體組織的資料檔案或記錄。
初級資料則是研究者直接搜集得來的資料(第一手資料)。
次級資料分析,是對既存的資料再做進一步的分析。

次級資料的優點
節省成本和時間。
可以針對不同團體、國家、時間進行比較。
可以探究原先研究者沒有想到的問題。

次級資料的缺點
研究者的需求次級資料可能沒有。
研究者的需求跟次級資料有差異。(ex分析單位不同、類別不同)

感想



課堂的一開始,老師讓我們放下手邊的課本,來回顧一下目前研究法所學到記憶深刻的課程。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記憶深刻的一部份,但也因為資訊太多,一時片刻回想不出全部的面貌。大部分的人都對於小組的作業有深刻的印象,因為動手做、親身經歷,所以不管是認知方面或是解決遭遇的困難都會讓自己有多方面的成長。這也可以驗證,所有學習的知識還是要經過動手去經歷後,會比較容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