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社會科學研究法(十)11.19調查研究

認知面

問卷調查研究
‧研究者用來搜集資料的一種方法,為統計或調查設計的問題單,用以測量個人的行為、態度。
‧可以併同其他的方法使用(如實驗法:在實際場域中進行)。
‧遵循演繹的法則:以理論或應用研究問題為開頭,發展研究假設(閱讀/觀察→命題→假設),設計工具(問卷、問題)來搜集資料,分析資料結果驗證假設是否成立。

適切性
‧研究問題是關於信仰或行為的。
‧受訪者的答案可以轉換測量以用來研究分析。‧可收集到的資訊會是:事實性的、態度性的、使用性的資料。

優缺點



為了減少其缺點所帶來的影響,因此使用問卷調查研究,必須加強:
‧站得住腳的理論。
‧將操作定義設計的極為清楚,使填答者能了解。

問卷的類型
‧結構型問卷:
封閉式:選項固定,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開放式:雖然仍是研究者決定問題的走向、回答的方向,但填答者較多空間發揮自己的想法。
‧無結構型問卷:(質化)
用於深度訪談,只利用訪談的大綱來進行訪問,以受訪者為主,因勢利導。

問卷題型的排序
問卷的題型可以分為事實問題、態度問題、情感問題。
題型的順序可以從事實→態度→情感(考慮容易性:具體→抽象)。

問題與感想

問卷的問題類型有分為開放式問題與封閉式問題,過去做過許多的問卷,常常會有一種感覺就是看到開放式的問題時會很不想回答,因為會嫌麻煩、因為要多思考、要寫多一點字,那麼研究者究竟要如何誘使受試者填答呢?
另外,有時候受試者會因為麻煩的心態,不想認真填寫問卷,隨便的進行填答,這樣子必定會影響調查的資料,要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

問卷的設計,以前我們總把它想的很簡單,而且在研究上似乎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在設計上其實必須考慮的面向有很多,除了一開始的理論假設要完整外,使用者是否能清楚的理解問題的意思,也是考驗的難題;另外,還要考慮受試者填答的心理與行為,具體而抽象、容易而困難的順序比較能讓受試者接受。

社會科學研究法(九)11.12實驗法

認知面

實驗研究
使用實驗法的研究者在實驗中會做的三件事:建立假設、規劃設計情況、比較調整與沒有調整的結果。
實驗研究法適合的研究問題:大部分是屬於要驗證因果關係的研究。設計出一個情境,利用變項、處遇來驗證概念間的因果關係。

實驗的組成分為七個構成要素:
1. 處遇or自變項:指的是一種刺激或操縱,利用這項處遇來調整、觀察受試者的改變。
2. 依變項:因為處遇的刺激,導自受試者的具體環境、行為、態度、感覺、信念的改變。
3. 前測:是指實驗中引進處遇之前先利用測量工具測量受試者的依變項。
4. 後測:是指實驗中引進處遇之後利用測量工具測量受試者的依變項。
5. 實驗組
6. 控制組
7. 隨機分派

內在效度:
除了處遇之外影響到依變項的變項是內在效度的威脅。
所以必須利用實驗中的控制來排除處遇之外的影響。

外在效度:
把實驗發項推論到實驗外事件與環境的能力。
實驗研究通常會在控制過的實驗場域內進行,以排除其它的影響,但有時會無法較準確的推論到實際環境中(所以我們會常聽到這是一個假設的理想狀況…)。相對的,如果在實地的場域進行實驗,會有較高的外在效度,但同時也會導致內在效度降低,有過多的外在因素影響,不能確定依變項是否真是受到處遇影響。

感想

比較是所有研究的關鍵。不管是哪一種研究方法,似乎都會涉及到兩組或多組間的比較,以實驗研究來說,常會使用實驗組與控制組來做比對,目的是用這兩組的差異來驗證處遇的影響。藉由比較我們才可以在實驗中找到差異、找到關係,然後驗證我們的假設。

社會科學研究法(八)11.3 質化資料分析

認知面

質化與量化資料分析

相似性
1.推論:
都會經由搜集到的證據去加以判斷、推論,導致一些結果的產生。但量化是由證據來證明假定的理論;質化是經由觀察,恍然大悟發覺事物的規則。
2.公開的方法或過程。
3.資料分析的中心是比較。
4.避免錯誤、有問題的結論、誤導的推論。

相異性

編碼
質化研究者在所有資料蒐集齊全後會開始進行資料編碼,以利於資料的分析。
編碼其實會進行三個動作:將資料精減、將資料分類還有命名。
我們將蒐集的資料概念編碼,其實就是在進行分類的動作。
編碼的這個動作,也是在給予一個標籤、名稱。

Open coding:
企圖將大量資料濃縮成幾類的第一個步驟。
是低度抽象化的階段,來源會是最初的研究問題、社會場域中的概念、實際觀察資料所產生的概念詞彙…等。
並不會嘗試找出概念與概念間的關係。

Axial coding:
資料的第二層過濾。
探討編碼後,概念間的組合有什麼樣的關係;或許是階層式的關係,又或者是有時間連續性的關係。
Selective coding:
最後一階段的資料過濾。確認好研究計畫的主要議題後,檢視資料與之前的編碼是否能反映主題、資料與編碼對照是否正確。

質化資料分析的方法
質化分析表示的是在資料中尋找重複發生的行為、目標、知識本體,之後再利用社會理論加以詮釋。

Idea type
選擇領域內典範的類型來作為分析的方法。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不斷循環、重複步驟來將資料中模糊的概念逐步概化。
Illustrative method
運用實際的證據來舉例或支持理論(用raw data 來驗證theory是否存在)。
Domain analysis
Analytic comparison
比較個案間的一致性或者是差異性。
Narrative analysis
Negative case method
不支持原始的理論,並修飾它。

感想

在上課的時候我們進行了小組的編碼活動,這是第一次新鮮的嘗試。看到資料的同時,我們依據內容進行編碼,大部分探討的都在emotion的概念上。在比較其他組的編碼的時候,可以發覺每組所呈現出的編碼會因為主觀的判斷而產生不同的模樣。
感覺上,編碼活動的進行是一項很主觀的行為,每個人所看到的、所想的都會有些許的不同,所以在命名上就會呈現不同的樣貌。

圖書資訊學研究(八)11.17資訊組織

本週講的主題是關於資訊組織,由世新大學的阮明淑老師來給我們上課。相較於我們一路從大學就是圖資念上來,阮老師的經歷就完全不同,農學的背景和圖資的結合,讓我非常的訝異。不過也讓我想到,或許正因為圖資人的能力是在每個領域裡可以加分的力量,在擁有其他專業知識後,再與圖資的結合,會有更好的發展。

在老師的講課過程中,讓我發覺到關於分類另一方面的省思:
在提出web2.0概念之後,我們對於分類的方式嘗試提出讓使用者自行來訂標籤,以更符合使用者的想法,也就是用通俗分類的方法,來將資訊分類命名。但是這樣子的做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的知識背景不同、身份不同、想法不同,所以進行分類的方法就會不同,命名標籤也就有很多種,那這樣子真的有做到分類的意義嗎?雖然貼近使用者的想法,但是過多分類方式會不會又造成另一種找不到資訊的焦慮?

老師的一句話:「原來就是專業的方式,為什麼反而要改成進行通俗的方法?」讓我多思考了一下。在我們提倡要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時候,我們會不會忘記了本身專業的自信,一味的只相信從使用者端來的東西就是好的、必須遵從的?

以使用者的想法來作考量,也必須是在專業的判斷下來執行,才會能夠真正設計出能讓使用者方便、好用的東西。因為我們也必須考慮到不單單只是配合使用者的需求就好,有時候也要以教育的角度來讓使用者來理解我們專業底下所想要設計的方式。

圖書資訊學研究(七)11.10

從RFID談到讀者的隱私權,究竟有哪些屬於讀者身份的東西能夠存在RFID中,必定會引起一連串的討論。在這次蘇老師幽默的演講中,得到某些面向的思考。

方便與隱私
在蘇老師的研究調查中會發現使用者對於隱私權的看法都抱持著應該保護、捍衛的態度,也會擔心自己的個人資料會不會有被盜竊的疑慮。但是同時也會因為便利的原因考慮RFID的內容物所應該記載的資料。也就是雖然我知道保護自己隱私是很重要的,可是有時候因為方便,我還是希望能使用這項可能會讓我資料被竊取的工具。
這種矛盾的現象,還是只能盡可能的找到平衡點。現今的RFID所儲存的資料並不會涉及太多的個人資訊(金融帳戶、地址、醫療資料…等),但是還是能運用在生活中,讓人們更便利(小型的電子錢包、悠遊卡、門禁識別號碼…等)。

使用者的認知
大部分的使用者並不知道RFID這項技術,所以也不清楚他們手中握著的是什麼,更不會知道有沒有什麼隱私權的疑慮。這裡令人好奇的是,那麼要不要告訴使用者呢?以圖書館的借書證為例,圖書館一般不會主動告知讀者其借書證所儲存的內涵是什麼、技術是什麼,只會告知這樣使用很方便。或許進行告知的動作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另外會考慮的是,會不會因此造成使用者過多的疑慮,導致施行起來的困難,尤其是有爭議的東西。
不過我認為還是得主動的告知使用者採用的技術、儲存的資料內容是什麼,以取得使用者的認同,畢竟使用者有其知的權利。並且在既保護使用者隱私與便利使用者間取得平衡,那麼使用者將獲利最大,也能免其疑慮。

雖然說科技的便利性能提升人們生活的品質,不過有時候我也好奇,如果沒有產生這些科技,那麼有些爭議是不是就不會存在了?也不用考慮這麼多的問題。但或許人還是比較希望追求更方便的生活吧?但是相對的也就需要犧牲一些東西(比如隱私)來滿足這些方便性。

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圖書資訊學研究(六)11.5 數位典藏支援數位學習

這次的演講是由陳志銘老師來給我們說說數位典藏、數位圖書館如何支援數位學習。陳老師舉了很多實際做的案例來讓我們了解這一塊的領域。 首先,簡介了數位學習與傳統教育的比較;相較於傳統的教學,數位學習的特點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並且是可以非同時同地的遠距離教學。這時候讓我想到了以前在上遠距教學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問題就是:國外發展數位學習的一個因素就是因為地域廣大、交通不便所以興盛了利用科技的數位學習。但是,台灣相對的是個小島,為什麼要發展數位學習呢?是為發展而發展嗎?也因此後來和信一討論了一下。不過,我相信發展數位學習的因素還有很多很多,地域因素只是其中的一個,老師也在後來有幫我們解答了這個疑問;時間、方便性(足不出戶就能學習)。這時候我只想到,科技真的讓人們方便很多,但也懶了很多。

另外一個好奇的地方是:老師提到許多數位學習的成效、教材、方式都會比傳統的好,那麼如此一來傳統的教學還有存在的必要性嗎?我覺得正式教育實施成數位學習的模式還有一定的困難度,一來是傳統下的習慣,習慣在教室上課的行為;還有數位學習強調學生為中心、個人化的學習,這樣的方式會比較適合自我學習力較強的學生,如何監督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也是個問題;還有經濟因素的考量、學位認證的問題,在正式教育的歷程裡,要完全實施成數位學習目前是不可能的。數位學習的模式還是著重在終身學習、自我成長的層面成效比較大。

圖書館在教育上一直扮有「幫助學習」的這個角色;同樣的,數位圖書館也應該在數位學習上有所支援。老師跟我們說:「沒有好的content,再好的學習模式也是無效。」圖書館擁有很多的學習資源,提供很好的content去給學習者利用、很好的素材給教師去取材。數位圖書館或是數位典藏的機構就是可以以這樣的角色來為數位學習給予支援。

但是,從老師的演講我們可以得知,現今很多的典藏機構會因為版權的原因、守護者的心態而將這些資源給限制住,這或許是兩者結合會碰到的問題。要如何解決?這種資源取用的問題,一直存在相當矛盾的地帶,還是得在不傷及每個人的狀態下,合理的將資源分享。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圖書資訊學研究(五)10.27書目計量學、資訊計量學、網路計量學

「書目計量學是一種測量的技術。」在書目計量中顧名思義,是以書目為最小的基本單位來做計量。
書目計量學研究範圍主要包括:文獻成長與老化、文獻擴散、作者生產力、詞彙平衡、引用分析及期刊與資料庫之評鑑等。
在網際網路發展迅速之下,對於其所造成的種種現象,透過計量的方式,也可以來分析、理解(比如說網站的重要性)。尤其,網際網路虛擬的世界參與者眾多,必定可以得到大量的資料來進行分析。不過,同時也因為資料量過大,存在著相當多的變數,所以關於網路計量的研究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再去探討。

整堂課聽下來,可以發覺書目計量學的應用可以在評鑑、淘汰這一塊發生很大的作用,因為它可以找出一套的標準,來評估生產力(作者的、期刊的是不是屬於核心);可以透過理解文獻的成長與老化,來決定館藏的淘汰。另外,在資訊服務方面,也可以引用文獻的分析來推薦讀者哪些是核心的、有用的資訊可以去使用。
我們可以發覺它會是一個有效的辦法,而且是有數據可以佐證的方式。但是在課堂上,我們也聽聞老師所發出的疑問:為什麼沒有圖書館真正利用這個來訂定館藏發展政策、館藏淘汰?這時候好奇的就是:是不是方法太過崇高,在現實中難以實施?又或者是各個圖書館都太懶惰了,沒有人想要利用這個方法,來真正實行?
不過,我想現實中一定會有許多的因素影響施行的計畫(不管是政治、經費、人力之類的)。究竟哪些可以做,又或者理論還只是存在理想化的狀態,都必須審慎的評估、考慮,在現實之中找到突破的可能性。

社會科學研究法(七)10.29實地研究

認知面

What is field research?
實地研究的基礎是建立在自然主義之上。
所謂的自然主義就是在自然的情境中觀察一般事物,而不是在設計的、發明的或研究者創造出的情境。跟量化研究不同的是,質化的實地研究,不是top-down的由研究者自己去設定想要的變數,然後來探討這些變數所造成的結果;而是bottom-up的從觀察著手,藉由融入真實的社會情境裡來發覺現象,感覺的出來,實地研究比較貼近真實世界的表現,而不是研究者創造出來的。

行為和意義
進入實地場域進行觀察,是想從觀察中發掘這個社會情境底下所展現的文化。如何去發覺這些文化,就是要從這個社會情境裡人們所表現的行為去觀察,因為人們的行為表現會根據自己所處的風俗民情、習慣而有所不同。然而這些行為本身並不代表著任何的意義,它們看起來只是一些單純的動作而已;意義一定是推論出來的,藉由背景知識去推論這些行為的意義。進入實地研究,想要真正了解他們的文化,就必須去除個人觀點的,以他們的角度來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行為意義。這就是上課時所說的以同理心來觀察、推論實地情境的人們、事件。

進入實地研究要注意
研究者進入實地場域會建立起能融入這個社會情境的角色,以便能確實的搜集到準確的資料,而不是被視為外來者,這樣子的觀察會失去準確性。同時實地研究者選擇的實地場最好是陌生的、較無個人經驗的,這樣子的態度比較能夠客觀的去觀察實際的情況,也就是不要帶著太多的成見。

研究者進入實地場域,究竟要透露出多少研究的身份是必須去仔細衡量的,透露過多,可能會影響被研究者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如此一來,搜集的資料就無法有代表性。
進行實地研究,為了要融入被研究的社會情境中,往往要和被研究者搏感情,而且要考慮進入情境要多深。研究者必須考量自己的安全;自己的隱私要透露多少?涉入過深會不會陷在情境中無法回頭?

田野調查筆記
直接觀察:
詳細的描述發生的事情:時間、地點、動作…。
推論:
根據觀察的事件,以被研究者的角度去推論會這樣子發生的原因。但是推論完後,應該要跟被研究者確認,才能真正代表被研究者的情境。
分析:
分析自己記錄、觀察的方向是否正確,然後去修改。
個人筆記:
紀錄觀察實自己的心情筆記,因為自己的情緒可能會影響觀察時的態度、想法。

感想

是不是一種欺騙?
研究者進入實地場域搜集研究資料,被研究者會不會覺得你來和他們搏感情純粹只是為了某項目的?如果一開始時沒透露自己的目的,最後被發現的時候,會不會被認為是一種欺騙?但如果一開始透露了目的,那麼會不會使研究的資料蒐集失去準確?(還真難拿捏。)

拍攝紀錄片
我想拍攝紀錄片其實就是一種進入實地觀察的一個過程,不過不是完全involve,還是站在觀察者的角度,去記錄整個欲觀察的寫實社會情境裡。

實地研究者的能力
實地研究者要是一位充滿資源、有能力、有創造力、在實地裡能夠獨立思考、敏銳的觀察,既要能融入,也要能跳脫出來客觀的評斷、推論。尤其,我覺得人際關係的處理必定是個佼佼者,才能藉由和被研究者的關係,來搜集到許多有用的資料。